香港、上海,2025年4月7日 –中國平安保險(集團)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「中國平安」、「平安」或「集團」,股份代碼:香港聯合交易所2318,上海證券交易所601318)發佈《2024年可持續發展報告》(以下簡稱「報告」)。
本次是中國平安連續第16年發佈可持續發展報告。報告聚焦「教育公益」與「『三省』服務」兩大專題,並披露公司在戰略管理、業務、運營與社區、氣候變化與碳中和、治理五大領域的最新進展。
專題一:教育公益三十載
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表示:「只要平安希望小學還有一個學生下去,平安公益支教就會一直進行下去。」
2024年是中國平安踐行教育公益30周年。自1994年第一所平安希望小學落地,集團持續通過基建維護、線下支教、教育獎金、培訓提升、夏令營五大舉措助力鄉村教育事業。2024年,中國平安:
l 協助修繕22所鄉村學校;
l 向5所學校捐贈5個球場,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與運動環境;
l 組織了987名志願者支教74所學校,支教課時達6,767節;
l 平安教育獎金資助1,065 名學生,幫助65名學生圓大學夢;
l 培訓294名鄉村教師;
l 組織27所學校165名師生參與夏令營及冬令營活動。
截至2024年底,中國平安已在全國援建119所希望小學;招募12,708名支教志願者,支教服務時長總計超44.3萬小時;中國平安所設立的各項教育獎金累計資助學生31,345名;培訓超 2萬名鄉村教師,惠及31萬名學生。
專題二:「三省」工程打造服務新範式
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郭曉濤表示:「客戶的心聲、需求和建議,就是我們服務變革、產品升級的指針。」
歷經36年發展,中國平安成長為國際領先的「綜合金融 + 醫療養老」服務集團,秉承讓客戶「省心、省時、又省錢」的價值主張,提供全方位的「金融顧問、家庭醫生、養老管家」服務。2024年是中國平安「三省」推廣年,集團於5月啟動客戶聆聽日行動,號召各成員公司高管、業務團隊、一線員工走近客戶,聆聽客戶,挖掘並解決客戶的痛點,加快推進產品與服務升級。
為滿足客戶在財富管理、健康養老方面的多元化需求,中國平安通過「一個客戶、多個賬戶、多種產品、一站式服務」的綜合金融模式,提供財富管理、保險保障、消費信貸等一站式服務。截至2024年底,中國平安個人客戶數達2.42億,客均合同數2.92個,超25%的客戶持有中國平安4個及以上合同。截至2024年底,平安近63%的個人客戶享有醫療養老生態圈提供的服務權益。2024年,超2,100萬平安壽險的客戶使用了健康管理服務。平安擁有約5萬名內外部醫生,與全國百強醫院和三甲醫院實現100%合作覆蓋,與超10.4萬家健康管理機構和23.5萬家藥店建立合作。平安居家養老服務覆蓋全國75個城市,超16萬名客戶已獲得居家養老服務資格。
2024年中國平安可持續發展十大亮點
1. 經營業績穩中向好,現金分紅總額連續13年增長。2024年中國平安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1,218.62億元(人民幣,下同),同比增長9.1%;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,266.07億元,同比大幅增長47.8%;營業收入11,413.46億元,同比增長10.6%1。中國平安以穩定回報股東為目標,2024年派發全年股息每股現金人民幣2.55元,同比增長5%,基於歸母營運利潤計算的現金分紅比例為37.9%,分紅總額連續13年保持增長。
2. 科技賦能可持續發展,助力金融與醫療創新。中國平安持續加大科技投入,通過人工智能、大數據等前沿技術,全面提升金融和醫療健康服務的用戶體驗。截至2024年底,中國平安在金融科技和醫療健康領域的專利申請數累計達55,080項。2024年AI坐席服務量約18.4億次,覆蓋80%的客服總量。通過智能核保與智能理賠,93%的壽險保單實現秒級核保。平安產險自主研發的鷹眼系統及大災應急服務平台,整合超2萬億條地理、災害、氣象及保險數據,結合氣象災害模型、衛星遙感、機器學習等技術,提供災害預警、風險篩查、巨災風險管理等智能風控服務。2024年,鷹眼系統共發出預警信息105.5億次,為6,734萬個人及企業客戶提供災前預警。中國平安自主研發AI輔助診療系統目前已覆蓋超過2,000種疾病的診斷知識,智能推薦準確率超過99%,輔助診斷準確率超過95%。
3. 持續發展綠色金融,支持產業低碳轉型。中國平安將綠色金融作為系統性工程,通過保險、信貸、投資等形式支持綠色發展和產業轉型。2024年,平安綠色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達586億元,較上年增長近57%;綠色貸款餘額1,577.62億元,同比增長13%;保險資金綠色投資規模1,247.12億元。轉型金融作為綠色金融的延伸與拓展,成為了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平穩運行的關鍵動力。中國平安積極響應這一趨勢,加大對轉型金融、新興低碳技術的支持力度。截至2024年底,平安銀行向包頭鋼鐵集團累計發放碳捕集、利用與封存技術(CCUS)項目貸款4.4億元;向榆林化學累計發放「煤炭分質清潔高效轉化項目」項目貸款約34.4億元。
4. 發揮綜合金融優勢,推動普惠金融發展。中國平安致力於提升金融服務可得性,為小微企業和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廣泛的保障和支持。2024年,平安產險新增304款普惠保險產品,進一步拓展保障範圍;平安壽險推出低保費鄉村保險產品,覆蓋交通出行、自然災害等意外風險,該產品全年已為4.2萬客戶提供保障;平安銀行向小微企業發放貸款1,602.24億元,貸款餘額達5,063.31億元,並面向農村居民發放6.3萬張「借記卡」。截至2024年底,平安產險已為近240萬小微企業提供了超220萬億全險種風險保障,累計賠案超90萬筆,賠款金額近40億元;平安銀行累計服務小微企業貸款客戶78.2萬戶,向農村居民發放近26萬張借記卡。
5. 運營碳排放同比下降8%,加速邁向2030碳中和目標。中國平安識別並評估氣候變化相關風險和機遇,開展氣候風險情景分析,制定應對措施與轉型計劃。2024年,公司積極推進節能降碳,全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439,291噸二氧化碳當量,同比下降8%。其中,範圍一(直接溫室氣體排放)為 28,158噸,同比下降22%。範圍二(能源類間接溫室氣體排放)為342,193噸,同比下降8%。2024年,共採購綠色電力11,612兆瓦時,避免了近6,800噸碳排放。範圍三(紙張使用和員工差旅)為68,941噸,與2023年基本持平。截至2024年底,平安自主研發的員工碳賬戶平臺覆蓋18萬員工,記錄減碳行為226萬次,實現約23,662噸的碳減排貢獻。在綠色建築領域,平安已有30個建築項目獲得國內外綠色及健康建築認證,其中10座建築獲得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(LEED)金級及以上認證。
6. 保護消費者權益與隱私,探索適老化服務模式。2024年,中國平安更新《隱私保護政策(2024)》與《信息安全管理政策(2024)》,開展消費者權益保護專項審計,追蹤上年度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,確保整改率達100%。針對老年群體,中國平安積極探索「適老化」服務模式,在櫃面基礎設施安裝防撞角,設置老年人休息區,增配輪椅、手杖、老花鏡、醫藥箱等設施,為老年人提供更友善的服務環境。同時,中國平安還為60歲以上客戶提供專屬服務熱線,長者撥打服務熱線後可一鍵直達專線客服,享受便捷、貼心的服務。此外,平安持續探索智能語音助手、簡化版APP介面等數字化手段,幫助老年客戶跨越數字鴻溝。
7. 關注員工發展與保障,滿意度連續兩年提升。中國平安致力於保障員工合法權益,通過薪酬激勵與培訓,助力員工成長,實現員工與企業的共同發展。2024年,中國平安更新《員工權益聲明(2024)》,進一步完善員工保障機制。截至2024年底,中國平安員工總數為273,053人,其中女性員工佔比51%,女性高級管理人員佔比36%。為鼓勵核心人才長期服務,中國平安實施了「核心人員持股計劃」和「長期服務計劃」。截至2024年底,103,610名員工參與計劃,覆蓋員工比例達38%。中國平安還積極與教育機構合作,引入優質課程。2024年,集團在各項培訓投入金額達9.56億元,員工平均培訓時長達49個小時。此外,中國平安每年面向所有員工開展滿意度調查,2024年員工整體滿意度達90分,連續兩年穩步提升。憑藉卓越的人才發展與管理實踐,中國平安在《福布斯》雜誌發佈的 「2024年最佳僱主榜單」中位列全球第318名、中國金融業第二位。
8. 強化資訊安全管理,構建AI倫理體系。中國平安持續完善資訊安全管理體系,並積極推動 AI 倫理體系建設。2024年,集團攜手各成員公司完成67場安全應急演練,覆蓋勒索病毒、抗DDoS攻擊、釣魚郵件等11種應急場景,並開展數據庫備份恢復演練、跨地域聯合容災演習,有效提升集團資訊安全的應急響應能力。全年組織30餘次資訊安全專項課程培訓及教育宣導,聚焦個人信息洩漏、數據外發、釣魚郵件、第三方人員管理等8大風險場景,培訓通過率 100%。平安已連續多年通過資訊安全管理體系認證,截至2024年底,平安 ISO / IEC 27001 認證覆蓋率達 93%。此外,在人工智能治理方面,平安遵循「以人為本、人類自治、安全可控、公平公正、公開透明」等五大倫理原則,發佈《平安集團AI倫理治理政策聲明(2022)》,承諾對人工智能的開發和應用進行科學管控,確保科技創新符合倫理道德標準。
9. 積極履行社會責任,提升社區影響力。2024年,中國平安提供產業幫扶振興資金超520億元,為6,859位村民提供免費體檢服務,舉辦百場慢病科普講座29場,升級鄉村衛生室45個,舉辦鄉村義診45場。平安鼓勵更多員工投身公益事業。截至2024年底,員工及代理人志願者人數超49萬人,廣泛參與無償獻血、教育公益、應急救災等公益行動。
10. 卓越表現獲國際評級機構與資本市場認可。2024年,中國平安榮獲MSCI ESG評級AA級,連續三年蟬聯「綜合保險及經紀行業」亞太區第一;在Sustainalytics ESG 評級中獲評「低風險」,以15.6分位列中國內地保險業第一;入選標普《2024可持續發展年鑒(中國版)》,是中國內地唯一入選的保險企業。此外,中國平安連續5年入選為「富時社會責任指數系列(FTSE4Good)」成份股,連續14年入選為「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系列」成份股。
中國平安表示,可持續發展是中國平安長期戰略的重要基石。集團將持續深化「綜合金融 + 醫療養老」雙輪並行、科技驅動戰略,依託科技創新打造「服務差異化」核心競爭力,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顧問、家庭醫生、養老管家專業服務,讓客戶「省心、省時、又省錢」,實現為廣大客戶、員工、股東和社會實現長期、穩健、可持續的價值。
報告詳情請參閱按此。
1基於國際會計準則IFRS計算